無錫新傳媒
首頁 > 名醫團 > 正文

對抗阿爾茨海默病 及早預防控制是關?鍵

2022

09/30

09:12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老年人常忘事,脾氣怪,是得了老年癡呆嗎?9月27日,無錫市中醫醫院專家來到濱湖區委老干部局,通過錫陽紅講堂與老年朋友聊聊“老年癡呆那些事兒”,意在通過及早預防控制,共克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難題。

  我老了他卻成了“孩子”

  68歲的顧阿婆說起老伴心里無限憂傷。老伴今年75歲,兩年前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那時他還只是忘性大,不太愛搭理人。孩子在國外,顧阿婆要照顧兩人的飲食起居已不容易,因此見老伴也不是大病大痛也沒太在意。近來,老伴卻個性大變,變得像個任性的孩子,該吃飯時不吃,半夜吵著起床,還隨地大小便……顧阿婆日益憔悴,卻無計可施。

  當天,她走進錫陽紅講堂,和大家一起聆聽由中醫醫院腦病科、老年病科副主任趙義純為大家帶來的“遠離癡呆,維護腦健康”的主題講座。聽課后,她說:“如果我能及早進行干預,老伴一定會比現在好得多啊。”

  知彼知己,認清早晚期癥狀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以獲得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并導致患者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能力明顯減退的綜合征。它已成為困擾人類腦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成為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課題。9月21日是第29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

  當天,趙義純介紹,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為3.9%,患者數超過千萬。“阿爾茨海默病目前還無法根治,所以知彼知己尤其重要。”趙義純說,“知彼”是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以及哪些因素會加重它發生發展。“知己”則是對照檢查自己的癥狀處于何種程度,進行針對性干預控制。

  趙義純介紹,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包括:1.性格變化,有的人會疑神疑鬼,有的人會猜忌別人。2.變得懶惰,不愿參加活動,不想與人交際。3.一些簡單的字詞會忘記。4.把東西放在不合適的地方,比如收集很多破爛。5.易有情緒變化,容易激動。晚期癥狀則包括記憶力、判斷力明顯減退;情緒波動大;性格改變;混淆時間、地點或人物關系;言語障礙;飲食障礙;生物節律改變;怪異行為;情感障礙;幻覺、妄想等。

  及早預防 大大減少發病風險

  趙義純介紹,阿爾茨海默病病程很長,有些患者可能在真正患病之前的15年、20年,就有不良因素緩慢損害大腦,所以,我們應對一些危險因素及早防范。趙義純列出遺傳、血管性因素、營養等7個病因。如果做好這些防范和控制可以大大減少癡呆發病的風險,甚至可以延緩病情的進展。

  她列出了一系列非常實用的預防措施。如體重管理,65歲以上的人群要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保持BMI大于27;重視體育鍛煉,太極拳鍛煉可顯著改善中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多從事刺激性腦力活動;對糖尿病、高血壓等要遵醫囑治療,把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避免頭部外傷等。另外她還提到艾灸足三里、關元穴等改善血液流變,對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從而預防老年癡呆。(王菁)

Copyright(C) 1998-2022 www.jueditian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

粉嫩美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