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新傳媒
首頁 > 教育 > 正文

“新三科”加入中小學藝術課程

2022

10/12

09:41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今年秋季學期開學,《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上線。其中,藝術課程設置變化較大,在原有的美術和音樂科目基礎上,新增了舞蹈、戲?。ê瑧蚯?、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這三個科目。“新三科”加入后,為中小學藝術課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增科擴容,藝術課有了“新概念”

  近日,無錫市第41屆中小學生“百靈鳥”藝術展演活動落下帷幕?;顒痈采w全市所有中小學校,設器樂、戲劇、朗誦、舞蹈、合唱等表演類型,參與學生達2300人次。該展演正是全市中小學扎實推進藝術教育工作的體現,也與新學期正式實施的藝術新課標不謀而合。

  新課標明確,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ê瑧蚯?、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學生至少選擇兩項學習。例如,三至七年級的舞蹈科目主要學習舞蹈基本元素、舞蹈片段、主體即興表演等;戲劇科目則選用音樂、語文、外語等教材中的教學素材,進行課本劇編創表演等;影視科目則讓學生在欣賞優秀影視作品的同時,開展實際操作。

  兩科變五科,新課標樹立起了“大藝術課程觀”。“從前,美術與音樂為單科教育,現在的藝術課程涵蓋5個領域,培養學生在真實情景中欣賞、表達、創作等方面的能力。”濱湖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中小學藝術研訓員王芝君說,原本的音樂課和美術課重視唱跳等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新版藝術課強調課程育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新課標正式實施,各中小學的藝術老師都在悉心研究,尋找課堂改革方向。無錫市育紅小學美術學科組長蘇曉萍表示,美術教育有了更寬廣的發展前景,每一個課程實施者都應肩負課改使命。“美術教育應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力、藝術表現力、創意實踐力,讓學生理解和傳承中華歷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提升核心素養。”蘇曉萍說,新課標倡導任務導向的美術學習,使學生在項目化、單元化、任務化的美術學習中,探究和解決問題。

  中小學藝術課怎么變?

  在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美術老師周婷楓的一堂美術課上,學生拿著相機多角度地拍攝她帶來的綠植,以此來學習構圖。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變得真實可感。這樣巧妙的課堂設計,在新學期的藝術課上變得越來越多。

  新版藝術課要營造真實情境,學生要由坐著學轉向動手做。王芝君表示,開學以來,她已經旁聽了多堂藝術課,老師都在積極探索,從細節處改變課堂模式。

  無錫市育紅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成長主題為“再見,母校”,藝術組老師的課程策劃由此展開。學生利用美術課、音樂課,圍繞六年學習生活中讓他們感觸最深的人、事、景、物等展開創作,進行歷時半年左右的大單元項目化學習,并參與校園藝術節展評。“老師們鼓勵學生像藝術家一樣去思考,利用學習單明確任務目標、搜集創作素材、記錄疑難困惑和創作感悟,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與跨學科學習,與小伙伴一起進行紙版畫、動漫、電腦繪畫、小型歌舞表演、小型室內音樂會等綜合藝術創作。”育紅小學校長尤吉表示,學校藝術組在每個年級學生的主題課程里挖掘內容資源,讓藝術教育的內容直面學生的生活、學習與成長。

  藝術學科還能與其他學科融合,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藝術能讓知識從課本的鉛字印刷中‘走’出來。”無錫市育英錦園實驗小學副校長葉薇介紹,影視資源正成為老師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助力。在數學課上,為了加深學生對千米這一數量單位的理解,老師親自錄制了短視頻,把一千米具象為學校到周圍某一地點的距離,讓知識與真實生活聯動。“這是學校影視資源進課堂的初期嘗試,一個簡易的短視頻讓教學效果好了不少。”

  學藝術的觀念需要變一變

  “新學科需要專業學習嗎?”新課標發布后,不少家長都有此顧慮。事實上,舞蹈、戲劇、影視等相關內容在中小學的日常學習中早有滲透,如低年級的簡易韻律操、高年級及初中的課本劇等。“每一學段的學生該學什么、怎么學,教學目標是什么,新課標都有明確描述。”王芝君說,雖然配套新課標的課本尚未出臺,但中小學和教師已經逐步開始課堂變革。

  新版藝術課上線后,家長原有的學藝術觀念需要變一變。以數字媒體藝術為例,在現在的信息技術課上,已經有學生接觸簡易動畫制作。育英錦園小學已經成立了定格動畫社團,制作出了成熟作品,做到了美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上學期,育英錦園小學發布由學生和老師自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將相和》和《陳云在上?!?,學生參與了服裝道具準備、剪輯等制作全過程,得到了多學科、全方位的鍛煉。葉薇表示,學校嘗試拍攝微電影作品,不是為了培養演員和編劇,而是讓學生擁有沉浸式學習的體驗,為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服務。如何進一步推進校園影視教育?育英錦園小學在摸索中前進。“為了讓藝術融入全學科教學,學校正探索新路徑。近期,我們正在搭建優質影視資源庫,以一到兩分鐘的短視頻為主,這些資源儲備將服務多學科課堂。”

  如何將多個藝術學科融合好,是老師的必修課。藝術課程改革的著力點在老師。“新課標給教學帶來很大挑戰,因此老師需要跳出舒適圈,緊跟教育改革方向,尋求成長和發展。”王芝君還提出,學校應樹立大局觀,有計劃地引進藝術專項人才。(楊涵)

Copyright(C) 1998-2022 www.jueditian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

粉嫩美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