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新傳媒
首頁 > 新聞中心 > 民生資訊 > 正文

錫山區全省率先開展鄉村公共空間深度治理 開啟鄉村建設新境界

2022

10/21

08:36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錫山區今年在全省率先開展的鄉村公共空間深度治理,開啟了鄉村建設新境界。作為試點的謝埭蕩村已節約宅基地3000平方米、新增耕地20畝,預計3年后項目運營成熟,村集體固定經營性收入可由今年的60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

  “新時代鄉村要有新氣象,但如果僅僅是對現有農地、村莊內外、道路、水體等公共空間由亂到治、由不夠規范到規范化的建設,還不夠。”年初,謝埭蕩村書記華東明接到試點任務時就提出看法。就現狀進行的整治,難免會因與不斷發展的產業不匹配而需要二次整治。在和專家、村委干部商議后,他們明確要圍繞村莊規劃深入治理“三塊地”,在優化布局中集約用地。當時,村里按規劃要新建餐飲、漁文化展示等農旅載體,面臨著配套建設用地缺口達100畝的窘迫事實。

  800畝魚塘經營權收歸集體后再發包,持續開展農房建設、引導農民適度集中居住,28家小散企業逐步騰退……每項治理舉措都與人有關、涉及到多個部門,往往一個小問題就要協調村民開多次會議協商,甚至一趟趟跑到村民家里解釋、動員。原先由37戶農戶分散經營、亂堆放現象嚴重的800畝魚塘,已被整治成岸線齊整的生態化魚塘。用于魚塘看護房的6000平方米土地騰了出來,再加上實施“小田變大田”耕地整治,村里新增了20畝耕地。

  通過翻建農房,宅基地利用效率也不斷提高。經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后,二期48戶農房將建成疊加別墅,即一戶的宅基地上建供2戶人家住的房子。再加上去年完成的一期93戶農房建設,村里已騰出宅基地3000平方米。與此同時,村里28戶小散企業也逐步開展騰退,2025年前將全部退出……屆時,100畝建設用地缺口即可補上。

  村委門前100多畝原先的老舊魚塘,正在恢復成濕地,以展現漁村的生態多樣性;村集體已與頭部企業簽約,要將原先的廢棄農房、雜亂菜地等40畝低效用地發展成農業研學基地;800畝魚塘已發包給2家農企養殖澳洲小龍蝦和長江三鮮刀魚,平均每畝租金由原先的500元提高至2500元。很快,老舊漁村將興起集捕撈體驗、文創體驗、民宿等于一體的休閑旅游業,以及農業研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預計正常年景下可吸引年游客量50萬人次以上。(朱雪霞、見習生 印欣牧)

Copyright(C) 1998-2022 www.jueditian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

粉嫩美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