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0/21
09:09
來源
無錫觀察 無錫日報 江南晚報 無錫新傳媒
分享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報告是明亮燈塔,是行動指南。在無錫,宣傳、文化戰線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進一步明確了前進方向、提高了政治站位、堅定了責任使命。
“我們將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主線,完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增加文化惠民活動供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深化文旅公共服務融合,全面推進我市文化繁榮發展邁上新臺階。”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蔣蘊潔表示,我市文化系統將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加快推進重大主題文藝創作,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同時,深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優化布局、提量升級,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和“家門口的好去處”,開展公共文化活動向百姓“身邊送”工程,增強公共服務供給實效性和群眾獲得感。
結合我市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公共服務融合發展的工作,加快實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推動名人故居、文博場館宜游化改造,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實現主客共享,促進優質文旅資源雙向轉化,不斷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以此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文化發展的高度,不僅取決于歷史的厚度,更決定于現代的亮度。”無錫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 副局長顧必成表示,要始終突出現代眼光、卓越水準、典范意識,深入挖掘自然稟賦和人文風情,打造一見傾心的城市文化封面與獨樹一幟的無錫文化印記。
高質量推進大運河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凸顯“一江一河”城市T臺;高水平建設無錫交響音樂廳、無錫美術館等重大文體設施,樹起城市文化新地標;傾力實施“藝術拾珍·美好空間珍珠鏈”計劃,布局打造100家城市文化新空間和100個鐘書房,營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形成經緯有序、錯落有致的文化發展空間格局,讓文化因子融入城市肌理。
無錫市東林書院和名人故居管理中心主任榮駿炎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文物作為能夠服務于當代和未來發展的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其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對于文物保護利用傳承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大。當前,隨著無錫“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推進,中心也將在保護好原有文物的基礎上,加強文物的活化利用,進一步放大名人文化,打造出更多文旅融合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實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和傳播力。
來源:無錫日報
記者:韓玲 張月
Copyright(C) 1998-2022 www.jueditian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