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0/21
09:55
來源
無錫新傳媒
分享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腐敗是危害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事實表明,腐敗不分年齡。少數年輕干部“前腳剛踏上仕途,后腳就走入歧途”,“早節盡失”令人嘆息。
面對時代的呼喚、人民的期待,年輕干部要想成長為人民信任、國家放心的可靠之材,必須在思想上堅定信仰,在行為上慎初慎微,在作風上甘守清貧,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圩?rdquo;,牢牢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理想信念決定黨性觀念,理想信念模糊,精神上就會“缺鈣”,道路上就會偏航。“農民院士”朱有勇沖破荊棘阻礙,最終帶領瀾滄蒿枝壩村民脫貧致富;“燃燈校長”張桂梅堅守大山數十年,以柔弱身軀撐起貧困女孩求學天空;“小飛隊長”於若飛放棄優渥工作條件毅然投身藍天救援隊,只為不負青春。他們步履鏗鏘、信念堅定、甘于吃苦、不懼艱難,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年輕干部應該多在黨的最新理論中“泡一泡”,常在居民群眾中“走一走”,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嚴以修身、清廉律己。只有這樣方能坐得端、站得直、行得遠。
賢相陸贄曾云,“夫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所謂“慎初”就是把住第一次,守住心理的第一道防線。第一道防線一旦打開,欲望便如開閘之水傾瀉而出。多少落馬者都是從一頓飯、一包煙、一瓶酒開始,逐漸陷入貪婪腐敗的深淵,最終萬劫不復、追悔莫及。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指出,“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作風”,年輕干部當多用“顯微鏡”看細節、管小節,防微杜漸、慎微慎初,守住一身正氣,不戀鮮花掌聲,架起“高壓線”,建牢“防火墻”,遵守“紅綠燈”,在小事小節上絕不馬虎,在大風大浪前永不退縮。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歷來紈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績,安貧者能成大事。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中山裝里面穿的仍是破了四個窟窿的毛線衣褲;革命先驅方志敏,犧牲時身上僅有一支筆和一塊舊懷表;草鞋書記楊善洲,“放著好日子不過”執意回到家鄉義務植樹造林……老一輩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窮與富,什么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和生命價值。年輕干部當秉持安貧之道、涵養安貧之風、砥礪安貧之志,不懼雪山草地之苦、不受燈紅酒綠誘惑。敢于“自找苦吃”、不怕“自找罪受”,與清風相伴、居陋室德馨,一身正氣敢擔當、腳踏實地干事業,不棄瘠薄、不慕浮華,永葆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和清廉本色。
征途未有窮期,趕考仍在路上。只有時常進行“自我體檢”,才能讓青“蓮”之花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朱麗虹)
Copyright(C) 1998-2022 www.jueditian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