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新傳媒
首頁 > 今日看點 > 正文

二十大時光|無錫各界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用奮斗書寫新時代華章

2022

10/21

08:33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堅定信念擔使命,奮楫揚帆啟新程。連日來,無錫全市各界干部群眾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展開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將深刻學習領會報告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用奮斗書寫新時代華章。

  以高質量發展書寫新時代華章

  錘煉實體經濟“看家本領”,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全國勞動模范、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陳亮表示,作為一名制造業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自己將立足崗位、用好絕活,在精益求精中錘煉“微米”匠心,為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貢獻力量。英特派鉑業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尹克勤說,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將秉持中國貴金屬制造工匠精神,緊跟黨的步伐,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副所長馮澤東說,作為一線科研人員,將扎實推進前沿科技落地,有效培養科技人才團隊,通過創新將量子科技產業做大做強,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特別是為鄉村振興描繪了一幅美麗圖景。作為新農人的我,深受鼓舞。”在惠山區陽山鎮果多多農場,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吳曉波說,她將爭當領頭雁、探索新路子,充滿信心地推進種桃的機械化、現代化,實施新技術的普及共享,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錫山區鵝湖鎮黨委書記錢紅星表示,將不忘初心跟黨走,立足崗位作貢獻,以更堅強的意志和更堅定的決心,用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精心擘畫“江南濱水魅力小鎮”建設新藍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字里行間飽含著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同人民在一起、一切為了人民的民本思想。作為新時代青年,濱湖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辦公室科員宋晶晶表示,自己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務必”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崗位,拼搏奮斗,以更大努力為打造老百姓“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幸福樂園貢獻力量。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拈花灣景區副總經理丁晗表示,將以拈花灣景區為示范與抓手,進一步深入推進文旅融合,提升景區服務運營質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活化成老百姓可體驗、可參與、可互動的文旅場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秋日暖陽下,濱湖區胡埭鎮花匯苑社區的居民坐在剛建好休閑廊架的“幸福小苑”里,臉上洋溢著質樸的笑容。“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花匯苑社區工作站站長張敏說,黨的二十大報告反復提到“人民”二字,點燃了我們一線工作者的激情?;萆絽^長安街道長樂社區黨委書記尤建武說,作為基層社區黨組織書記,將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出發,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匯聚起建設美麗家園的磅礴力量,解決好民生難題,慎終如始,為群眾謀幸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

  筑牢新時代公民道德基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當前,該市正在奮力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黨的二十大報告為無錫追求文明的更高坐標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全市精神文明創建戰線和志愿者團體等社會組織目標更明確、斗志更昂揚。

  “我們要進一步做好文明培育、文明創建、文明實踐等各項工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打造更具品質、更有溫度、更富活力、更顯魅力的新時代文明無錫。”無錫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商明說。接下來,該市將加溫度提升文明培育,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持續加強道德典型選樹宣傳、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速度豐富文明實踐,全面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今年年底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同時加快構建新時代志愿服務體系,推動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加精度深化文明創建,促進各類創建“擴量提質”,確保無錫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持續走在全省、全國前列,不斷健全完善創建常態長效機制,以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契機,高質量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深化拓展,筑牢新時代公民道德基石,為積極打造踐行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強富美高”現代化新無錫凝聚強大精神動力。

  報告中“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這一關鍵詞,也讓無錫市民巡訪團的志愿者們備受鼓舞。團長蘇晏表示,市民巡訪團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在無錫市文明辦指導下,針對該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難點和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開展經常性巡訪,深入基層傾聽反饋百姓呼聲,給無錫文明創建工作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而不懈努力。

  滿足文化需求凝聚精神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報告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做了詳細表述,提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報告是明亮燈塔,是行動指南。在無錫,宣傳、文化戰線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進一步明確了前進方向、提高了政治站位、堅定了責任使命。

  “我們將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主線,完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增加文化惠民活動供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深化文旅公共服務融合,全面推進無錫文化繁榮發展邁上新臺階。”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蔣蘊潔表示,無錫文化系統將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加快推進重大主題文藝創作,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同時,深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優化布局、提量升級,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和“家門口的好去處”,開展公共文化活動向百姓“身邊送”工程,增強公共服務供給實效性和群眾獲得感。結合該市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公共服務融合發展的工作,加快實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推動名人故居、文博場館宜游化改造,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實現主客共享,促進優質文旅資源雙向轉化,不斷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以此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無錫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副局長顧必成表示,要始終突出現代眼光、卓越水準、典范意識,深入挖掘自然稟賦和人文風情,打造一見傾心的城市文化封面與獨樹一幟的無錫文化印記。高質量推進大運河和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凸顯“一江一河”城市T臺;高水平建設無錫交響音樂廳、無錫美術館等重大文體設施,樹起城市文化新地標;傾力實施“藝術拾珍·美好空間珍珠鏈”計劃,布局打造100家城市文化新空間和100個鐘書房,營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形成經緯有序、錯落有致的文化發展空間格局,讓文化因子融入城市肌理。

  無錫市東林書院和名人故居管理中心主任榮駿炎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文物作為能夠服務于當代和未來發展的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其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對于文物保護利用傳承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大。當前,隨著無錫“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推進,中心也將在保護好原有文物的基礎上,加強文物的活化利用,進一步放大名人文化,打造出更多文旅融合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實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和傳播力。

Copyright(C) 1998-2022 www.jueditian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

粉嫩美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