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4/11
11:13
來源
無錫日報
分享
4月9日上午,跑友涵笑在淮安完成了今年以來的第四個馬拉松之旅。自3月19日起連續四個周日,她先后參加了無錫馬拉松、陽山半程馬拉松、宿遷馬拉松和淮安馬拉松。四次參賽,她都選擇了半程項目,為的是留出一部分體力在賽前和賽后游玩,她稱之為“旅跑”。
在旅游因素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無錫人赴外地參加體育活動。同樣,以海瀾馬術表演、無錫馬拉松為代表的體育旅游正在蓬勃興起,體旅融合正成為錫城一些景區和賽事公司的發展方向和新經濟增長點。
“體旅融合”構建健康生活新需求
文豪是錫城一家跑步俱樂部的負責人,最近他很忙,每個雙休日都要帶隊在惠山、軍嶂山開展徒步活動,其中一部分是國內知名商學院及各地校友會專程組團來錫體育旅游的。
專業經營越野跑賽事的“力哥”進入3月以來,也一直忙得停不下來,適合各個年齡層次的越野比賽一場接一場。“大家普遍認識到,運動就是醫藥,是最好的廣譜免疫方式。將體育和旅游融合在一起的丘陵越野很受大家歡迎。”“力哥”表示。
山清水秀的蠡湖不僅風光旖旎,更是國內開展水上運動的理想湖泊,成人的皮劃艇、龍舟賽事和青少年的帆船賽事長年不斷。去年11月,王石帶領一批企業家,以“四人雙槳”方式晨劃蠡湖。王石對蠡湖風光贊不絕口,表示今后將帶更多的企業家來此開展賽艇運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當下,無錫旅游產品正向休閑、運動等多個方向發展,旅游者從傳統的觀賞型旅游向參與、體驗型旅游發展。市民和游客通過路跑、登山、游泳、劃船、滑雪、觀看重要賽事等休閑旅游方式參與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
“賽事引領”打造體育消費新賽道
今年2月,無錫馬拉松官宣舉辦日期后,湖濱飯店和太湖飯店兩家五星級酒店3月18日的客房迅速被參賽選手訂滿;3月18日全天,無錫市中心的中華老字號王興記餛飩店擠滿了各地來錫的參賽選手,排隊兩小時只為嘗一口“甜都”無錫的小籠包;太湖黿頭渚、無錫影視基地等景區吸引眾多參賽選手拖家帶口,賞櫻花、曬獎牌。
上月在錫發布的《2023中國田徑協會路跑工作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已備案的路跑賽事多達133場。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在錫表示:“體育賽事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完成一個競賽任務,而是要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形成包括旅游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同時也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以今年上半年競技水準最高、跑友口碑最好的馬拉松賽事之一無錫馬拉松為例,賽事在餐飲、住宿、交通、旅游等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帶動作用,為周邊產業帶來效益達1.95億元。而同日舉行、規模更大的重慶馬拉松拉動體育旅游消費高達3億元。
入夏后,在太湖山水之間進行的各類越野、賽艇、帆船賽事有望給錫城帶來一波波客流。這是一種新興的旅游客源類型,且呈明顯的增長態勢。匯跑賽事相關負責人認為,體育產業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有活力、高滲透性、交叉性、拉動型的朝陽產業,眾多戶外體育項目非常適合與無錫旅游深度融合,取得雙贏效果。
正在進行的2024年度江蘇省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工作,專門設置了“體育旅游與休閑類”,用以扶持山地戶外、水上、冰雪、航空運動、汽車摩托車、馬術等時尚體育項目的打造,運動休閑項目與4A級及以上景區的融合,運動休閑精品項目的開發等。
“體育+旅游”開啟旅游休閑新體驗
3月的櫻花,為錫城帶來了史上最好的賞花游業績。進入4月,旅游業如何維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除了賞花,各景區還將目標瞄準了體育旅游。
無錫融創文旅城針對青少年推出了價格優惠的春季滑雪啟蒙課,在雪浪山下連續舉辦不同主題的歡樂跑活動。本月的重頭戲將是全國美人魚公開賽,100余位國內頂尖美人魚選手參賽,為游客呈現最美的體育旅游演出。
4月15日,來自粵、港、澳、滬高校的賽艇隊將在黿頭渚景區上演一場國內頂級水準的高校賽艇比賽。這不僅是黿頭渚景區體育旅游的先鋒賽事,更是今后常態化開展賽艇、皮劃艇比賽的開端,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旅游體驗,滿足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湖濱飯店則為住店旅客推出了皮艇暢游蠡湖的體育旅游活動,匯跑賽事在無錫影視基地打造了露營康養體旅融合項目,錫山區吼山景區的全地形車山地越野項目已經上線……時尚的體育旅游在錫城全域呈現燎原發展之勢。
市場調研在線網發布的數據表明,預計未來幾年,中國體育旅游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5萬億元。雖然錫城的體育旅游,有被列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推薦項目的海瀾馬術表演,以及無錫馬拉松這樣的標桿項目,但體育旅游目前在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中的占比都不大,還有相當廣闊的發展空間。
如何發展體育旅游?“橫渡太湖第一人”繆志瓊建議,緊扣山水資源,打造路跑、越野、游泳、劃船、帆船、騎行、瑜伽等精品項目。以著名景區日月潭為例,每年一次的橫渡活動都要吸引數萬人參與,對旅游業的帶動效應不言而喻。(盧易)
Copyright(C) 1998-2023 www.jueditian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