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新傳媒
首頁 > 太湖潮 > 太湖e評 > 正文

推動文明互鑒 講好中國故事

2023

04/27

09:08

來源

無錫新傳媒

分享

  4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亞洲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孕育并保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為世界文明發展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亞洲是人類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一代又一代亞洲先民歷經歲月洗禮,把生產生活實踐鐫刻成悠久歷史、積淀成深厚文明。分布于廣闊大地上的文化遺產,便是輝煌文明成果的見證。2019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舉行。近4年來,在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框架下,一系列文化遺產合作項目相繼實施。從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組織赴日舉辦《三國志》展,到故宮博物院與巴基斯坦相關部門共同主辦的“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亮相紫禁城,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步伐中,文物展覽、交流生動講述著文明交流互鑒的故事。一批批中國考古、文物修復等專業人員走出國門,參與到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聯合考古行動、保護修復項目中去,在亞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貢獻中國力量。

  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逐步推進,階段性成果豐碩。深化亞洲國家文化遺產合作、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國方案從理論和實踐上得到亞洲國家的廣泛認同。保護亞洲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千姿百態的亞洲文明,對于塑造亞洲人民的共同未來至關重要,有利于弘揚亞洲文化遺產價值,增進各國人民理解互信,共建繁榮安寧美好家園,助力探究亞洲文明脈絡、架起亞洲各國民心相通橋梁。

  為更好實施瀕危文化遺產搶救項目,不斷提升亞洲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影響力,亞洲各國應聚焦科技創新,加強數字化保護利用,通過聯合攻關、共建工作站或實驗室,開展全方位交流與合作,共同解決亞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難點以及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推動形成文化遺產保護的亞洲標準。

  貫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精神,應推動世界范圍內的文明互鑒。近期,中法兩國簽署《2023-2025年文化遺產領域合作路線圖》,以提升兩國文化遺產務實合作水平為出發點,在秦始皇陵兵馬俑與巴黎圣母院保護修復研究合作、兩國遺產地結好專業人員培訓、博物館交流合作、學術研究等方面作出安排。兩國文化遺產主管部門將以此為指引,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為中法文化遺產合作開辟新前景,儲備新動能。

  此外,中國范圍內的地區間文化遺產合作保護也不應忽視。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與敦煌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中心東南分中心”,旨在合力攻堅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世界性難題。期待能夠共同探索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新路徑,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新典范。

  推動文明互鑒,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文物保護理念與文化遺產國際治理體系相融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文化智慧和力量。(華真晏)

Copyright(C) 1998-2023 www.jueditian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00306號

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

粉嫩美屄